你的位置:这么多水还说自己不是荡 > 周末久草 > 念书 | 传闻曹操有七十二疑冢,考古东说念主在线辟谣
念书 | 传闻曹操有七十二疑冢,考古东说念主在线辟谣
发布日期:2023-09-09 19:57    点击次数:200

《此处葬曹操》

唐际根 著

大方 | 中信出书集团

对于曹操墓,民间一直都有“七十二疑冢”的传言。2006年不测发现的一方两晋时分的墓志披露了曹操墓的方向。因墓葬被盗掘,考古队开启抢救发掘。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文书了曹操墓驰魂宕魄的发掘故事,通过文件和考古云尔对质认定墓主东说念主身份,根据一系列要津字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个进行科学回应,再纠合科技与东说念主文的智力,以全新的洽商效用回应一个真正的曹操和他的期间。

>>内文选读

提及曹操墓,不得不说“七十二疑冢”。西高穴二号墓会是阴毒的曹操的繁密疑冢之一吗?

“疑冢”即假坟。唐代东说念宗旨瑝、张琇为报杀父之仇,刺杀一个叫万顷的东说念主,竣事我方也被正法。二东说念主身后,有东说念主收尸将他们葬在河南邙山上,但又惦记万顷的家东说念主知说念了会掘坟。于是建造了几处疑冢。这是设疑冢防寻仇的非凡例子。

▲西高穴二号墓被疑为假

罗贯中在《三国演义》中对曹操安排我方的后事有过描摹。书中说说念,曹操临终前命东说念主在彰德府(今安阳)讲武城外设疑冢七十二,使别东说念主不知说念他身后的葬身之地,以防他日我方的墓葬被东说念主挖开 。

曹操疑冢之事,经罗贯中发力渲染很快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
明清两代,曹操疑冢之说甚嚣尘上,以致演变成娓娓而谈的志怪故事。

相同的将某些偶然发现与曹操墓进行璷黫斟酌的事,20世纪也发生过。1983年,有农民在漳河大桥河床挖到文物,有东说念主说是曹操遗物。但据学者西宾,这些文物是明代的,与曹操墓无关。

罗贯中固然不是曹操七十二疑冢说的始作俑者。

元末明初体裁家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提到“曹操疑冢七十二,在漳河上”。

南宋文东说念主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也说:“漳河上有七十二冢,相传云曹操冢也”。

南宋范成大在他的《石湖诗集》中记他在孝宗乾说念六年(1170)出使金国技艺,已经在讲武城外亲目击到过曹操的七十二疑冢。他临冢感怀,写了一首《七十二冢》诗:

“一棺何用冢如林,谁复如公负此心。闻说北东说念主为封土,世间随事有知交。”

稍晚一些的程卓在《使金录》中也说他在出使金国的途中,曾亲历过曹操的七十二疑冢。

南宋俞应符对曹操设“疑冢”深信不疑,题诗骂曹操“生前欺天绝汉统,身后欺东说念主设疑冢”。并提倡“尽发疑冢七十二”。

南宋时,东说念主们似乎多半信托曹操设七十二疑冢之事。

“七十二疑冢”一说最早可能发祥于北宋,并与韩琦、王安石两位名东说念主关联。

韩琦本是相州(今安阳)东说念主,曾于北宋嘉祐年间掌管枢密院。韩琦早年在安阳技艺,曾写过一诗,落款《三台怀古》。此处录其前四句和后四句:

东说念主说念奸雄君似鬼,奸雄我说念鬼输君。

身犹北面魏基建,骨入西陵汉鼎分。

……

僭窃一时东说念主以前,奸雄千古史还收。

西山疑冢累累在,衰草寒烟几度秋。

诗中的奸雄无疑指曹操,西陵也势必是说曹操墓。但末尾两句中的“疑冢累累”,应是韩琦对着邺西的繁密坟冢发出的欷歔:衰草寒烟,东说念主生已而。

▲由京广线西眺可看到的“疑冢”之一,系东魏元善见墓(作家摄)

嘉祐五年(1060),与韩琦同朝为官的王安石送契丹国使出塞。当时北宋都城在汴京,也即今天的开封,而辽国疆土的南界在今北京南部的涿州。王安石在开封与涿州间走了一个来去。大致复返汴京途经相州(安阳)时,王安石谨慎到相州西部太行山前遍及的封土,于是也写了一首诗,落款《将次相州》。其中前四句是这样写的:

青山如浪入漳州,铜雀台西八九丘。

蝼蚁往来空垅亩,麒麟埋没几春秋。

韩琦的诗开头在肃清首诗中将曹操与疑冢相斟酌,开“疑冢”说之先河,而王安石的“八九丘”,则给了一组数字,未必有东说念主作念了一起浅薄的算术题,使王诗中的“八九丘”成了“七十二疑冢”。

曹操“疑冢”说有两个特色:一是曹操“七十二疑冢”的出现是宋以后的事,而早期勤奋于渲染者以南宋东说念主居多。二是“疑冢”说基本不见于正史,似乎仅见于文东说念主的诗歌、条记、演义等体裁作品中。

体裁作品是宣泄花式最佳的体式。站在南宋东说念主的态度,曹操当年挟皇帝占据长江以北,有如金国之于南宋。咒骂曹操,岂不是咒骂金国?

是以曹操“七十二疑冢”说的酿成,还裹带着一股“爱国花式”。

南宋之后,一些东说念主对曹操“疑冢”深信不疑,除了受民间渲染,合计曹操富饶“刁顽”,豁得出去、作念得出来除外,与“邺西”一带特定的地名义貌也有一定相干。

原来河北南部的磁县,即古邺城或古相州的西部,实在溜达着繁密的坟冢,远远看去,封土如林。这些坟冢在不解真相的东说念主眼中,即是当年曹操建造的。从而总有东说念主宣称途经邺城西或者相州西亲目击过疑冢。

这些坟冢是北朝时分东魏、北皆的贵族墓葬,包括一部分北朝皇陵。1975-1977年考古部门组织力量对这些古墓进行拜谒,1980年将这些古墓定名为“磁县北朝墓群”,并定为河北省重心文物保护单元。1986年以来,考古部门再次全面勘查这些古墓,在磁县城南和西南,漳河与滏阳河之间的平原和西部山岗一带,大致南北15千米、东西12千米的界限内,发现墓葬134座。这些古墓底本都有圆形坟丘,部分坟丘保存到了今天。其中保存较好的前港村坟丘,现有坟丘东西121.5米,南北118米,高21.3米,当地东说念主称为“皇帝冢”。思必宋代能够看到封土尚存的北朝墓葬会更多。

现今,河北省磁县古墓群已被国务院列为世界重心文物保护单元。

答案至此解开:压根莫得什么“七十二疑冢”,南宋以后卓著是明清两朝东说念主津津乐说念的“疑冢”,包括磁县湾漳大墓,其实是北朝皇陵以及贵族墓的坟冢。

(摘自《此处葬曹操》第四章《质疑与反质疑》)

  作家:唐际根

  剪辑:金久超

牵扯剪辑:朱自奋